務實60分離式鍵盤 四個月使用心得

· 8min · chchwy

我已經在辦公室和家裡用分離式鍵盤四個月了。鍵盤叫做務實60

人生第一次用分離式鍵盤,我覺得挺好的,很舒服。

開箱

剛安裝好的鍵盤,換了高特奶油黃軸,配上蘋果風白色注音鍵帽。

務實60

用了四個月後,先說優點:

一、分離式鍵盤確實更符合人體自然姿勢,雙臂自然分開,背部比較舒緩。

剛開始使用時感受還不太明顯,但一旦打習慣了分離式鍵盤的寬度,回頭打普通鍵盤,就會明顯感受到背部的緊繃以及手腕的扭曲不適。半小時後,就很想很想回去打分離式鍵盤。

二、直列鍵盤讓手指直上直下,非常舒適。

傳統的錯列鍵盤,例如說 3EDC 這四個鍵都由左手中指來按,但是這四個鍵的排列卻不是直線,是斜斜的由左上往右下,需要轉動手腕來敲擊。尤其下排的ZXCV和上排的數字鍵,手腕轉動特別明顯。這是我轉換到直列鍵盤後才意識到打字的額外動作。相較之下,直列鍵盤真的只需要移動手指,非常輕鬆。

三、鍵盤上的每個鍵都可以自訂。

我以前用過最小尺寸的鍵盤是75%,一開始無法想像如何只用60鍵完成工作。但花了幾天參透 Layer 的精神後,發現不移動前臂就能按方向鍵以及 Home/End/PageUp/PageDown 等等一大堆功能鍵,真是太方便了。務實鍵盤用的是開源的 QMK 韌體,我花了一些時間調整自己喜歡的數字層和符號層,還將一些常用的冗長句子設成巨集一鍵輸入,可玩性很高。

四、櫻桃軸、熱插拔。預裝的軸體是櫻桃紅,為了靜音我先換成高特奶油黃,後來又換了凱華孤島軸。

五、不用管什麼大鍵調校,因為根本沒有大鍵XD

Switch

再來說缺點:

  • 一、單模有線
  • 二、別人不會用你的鍵盤,很不方便
  • 三、有學習成本

關於學習成本這件事

一開始下訂這個分離式直列鍵盤時,我想說:「應該沒那麼難吧~」,結果當我實際收到鍵盤,雙手放上去瞬間我就愣住了。以前十秒鐘可以打完的廢噗,現在花了超過十分鐘還發不出去。過去十幾年的中英盲打能力瞬間退化到幾乎不會打字。

後來,照著務實鍵盤站長的建議,每天睡前上 keybr.com 練習十五分鐘的英打,慢慢打,追求正確率,不追求速度。還好只過幾天,英打的肌肉記憶就慢慢重建起來了。

大約英打速度回復到70%之後,我熊熊發現注音也要重練。

因為在傳統鍵盤上,左手跟右手中間有模糊地帶。比如說,英打模式下我會用右手打Y鍵,但是注音模式下,同一個位置的注音ㄗ我就用左手打(我慣用左手打子音)。但是分離式鍵盤中間,沒有這種模糊地帶,所以鍵在哪一邊就得用哪一隻手打,等於一些舊的打字習慣需要打破重建。例如ㄗㄘㄙ用右手打,注音二聲用右手打。

(爭議的6鍵,到底該用左手還是右手打?) 6Key

順帶一提,我剛拿到鍵盤時,其實馬上換了一組非常漂亮的純英刻鍵帽。但很快,我就發現無法依賴以前的注音盲打肌肉記憶,需要眼睛幫忙看鍵。無奈只能再緊急訂購一組有注音的鍵帽,慢慢練注音中打。

注音練到差不多可以社群軟體聊天後,我又花了幾天熟悉快速鍵(我重度使用快速鍵)。工作寫程式時,需要頻繁用到大量符號{}[]()/\|,也都花了一點力氣調整成自己順手的鍵位。

中間重新學習和習慣的東西很多,但是事後回頭看,以我每天晚上使用一兩個小時,其實兩個禮拜左右就能回復基本的中英工作打字能力,一個月後我就有膽子把務實60帶去公司了,陣痛期沒有想像長。

當然,一個月後,我終於把漂亮的英刻鍵帽換回去了。

目前的桌面配置: 桌面配置

一些心得

經過這次換分離式鍵盤的經驗,我真的體會到人的潛力無限。即使已經要奔向不惑之年的大叔,也可以學會新把戲。只是要稍微踏出舒適圈,提醒自己一段時日做事情會卡卡的,接受那股不適感。

另外一個體悟是,人的本性是服從習慣,而不是追求最佳。即使直列分離式鍵盤更舒適,對人體結構更友善,卻因為自己早已長年習慣於傳統鍵盤,所以也猶豫了好一陣子才下定決心嘗試分離式鍵盤。

然後受益於QMK韌體,我發現可以自訂鍵位,可以自訂層,可以自訂巨集,可以自訂一切。這種自由度,讓我對鍵盤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。第一次我發現,應該是鍵盤來適應我,而不是我去適應鍵盤。

至於我上手務實60之後,突然發現有信心挑戰務實54的事情,又是後話了。